马云:与其忧虑,不如行动
△ 是新朋友吗?记得先点笔记侠关注我哦~
选择、态度和行动,决定着一个人的未来。
一、认清现实
而且我们从一开始就说,我们都知道不能老找那些比我们笨的人,因为找比你笨的人的话,肯定会有问题,我们应该找比自己更聪明的人,这是我们当时创始人的愿景。
我觉得你永远都找不到那一个最合适的人,那最适合的人,或者说最好的人,应该就是愿意和你一起工作,愿意去接受培训,然后不断地去发展,他也愿意来培训你,然后共同发展的人。
我觉得这才是合适的。你不可能找到那个完美的人,你永远都不要说,那个人曾经在谷歌工作过,在阿里巴巴、在脸书工作过,他一定很棒,不一定会是这样的。
如果我招人,第一个标准当然是要聪明。
我觉得蠢是最大的疾病,这比癌症还坏。因为癌症都能治好,但愚蠢是没有办法救的。
第一就是要聪明,而且要比我聪明,我在雇人的时候,我总是去找比我更聪明的人。
2.害怕竞争,就不要冒险创业
在创建阿里巴巴时,我当然有担忧,有质疑,有恐惧。
但是有一点我从来都没有质疑过,那就是如果不是我把这事情做成的话,肯定会有另外的人把这个事情做成。
当然当时1999年,真的可以说是网络很年轻的时代,是网络刚刚开始。
当时没有人是所谓的专家,即使是今天,我也可以说,没有任何人是明天的专家,所有人都是过去的专家,没有人可以告诉你明天肯定会这样,未来肯定会这样。
因此我认为我当时并没有一套专门的系统可以帮助我克服一些质疑、恐惧,但至少对我的团队,我是保证透明,而且我当时也是这么做的。
我有担忧,有一些不太确定,我的团队也知道。但是我不能让我的团队跟着我的担心,尤其不能让他们觉得我在隐藏我的担忧,因此我让他们了解我。
后来我当然是不断做很多事情,也有越来越多的精力和体验。
我想在你们这一个年龄,你们总是想做一些事儿,而且肯定是有机会的,但是可能我们往往会担心,会不会有别人比我们做得更好、更快,或者说是别人可能比我们更懂、更复杂,所以可能做得比我们更好。
因此我作为一个企业家,我不应该去害怕竞争,害怕有着一种压力。
如果你不想有压力,如果你担心有压力,担心竞争的话,那你就不要创业,你就不要去从事这一种商业活动。
今天这个世界充满了担忧,人们担心隐私的保护、担心数据、担心安全等等,几乎我们是对什么都担心,对什么都担忧。
但往往就是当你有这种担忧的时候,也就意味着有机遇。我觉得移动的时代到了,大数据时代到了,网络时代到了,你一方面是有各种担忧,但你应当抓住这个担忧给你带来的机会。
如果你有一套好的系统,能帮助你从来都不担忧的话当然太好了,可是没有这样的系统,包括很大的领导人,他们都担忧,因为我们都是人。
3.找工作,挑好公司不如挑好老板
我认为改变我人生的,就是我曾经是一个高中老师。
我非常不想当老师,我想男孩子怎么能当老师呢,整天想毕业以后我不会当老师的。
中国的系统当时是如果被送到师范学校,毕业就得当老师。
我离开学校那一天扛着行囊出门时,大学老师跟我说,马云你过来,我知道你要去哪里。因为他已经派我去到哪个学校去了。
他要我答应,六年间不要离开这个学校,六年。好吧,好吧。
我从来没有想这个问题。我觉得他应该给我派了一个好的学校。校长说六年,好,我说我要兑现这个诺言。
我在这个大学里当了六年老师,开始慢慢心平气和下来以后,开始学习,我思考如果当个好教师。我跟学生们沟通,因为这六年间有很多很多机遇出现,我说我不走,我留在这个学校,因为答应过校长。
六年以后我就开始建立我的英特网的职业生涯。
青年人,如果你们从大学毕业找工作的时候,你找的第一份工作最重要的不见得是一个著名的公司,你必须找一个好的老板,教育你如何真正为人,成为一个人。
二、未来有多远,取决于
年轻人的梦想和担当有多大
1.适应未来、加强合作,是更加稀有的能力
今天大家大学毕业。但是今年的毕业,看起来麻烦很多,麻烦也很大。
一毕业就碰上了全世界范围的疫情,无论是找工作还是继续升学,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,这些困难可能大家以前都没有想过,但没办法,这就是人生!
在这个时候毕业,寻找工作,走上社会,大家会觉得很不幸,但事实是,人生这样的意外会很多,学会适应了,你就懂得了生活;学会把握,你就会与众不同。
你们至少比任何一届的学生多学了一门课,多修了一个学分,这门课没有考试,但比任何一门课都尤其重要。
因为疫情,因为这个灾难,你们学习了应该如何去思考这个世界的巨变,以及如何在巨大的变化面前承担自己的责任,如何改变自己去适应未来。
我们都很难改变昨天,甚至很难改变今天,但我们做一点点事,就可以改变明天,改变我们自己的未来。这门课刚刚开始,我也和大家一样,都是刚刚开始学习这门课。
今天我们已经看到,世界面临了百年未有的危机。
但是,人类所拥有的资源和财富是前所未有,人类拥有的技术能力也是前所未有,当然人类所面临的困难和麻烦也是前所未有。
今天人类知识的沉淀、信息处理的能力和抗风险的能力是有史以来最强大的。但是很遗憾,我们有时候并没有把这些资源、能力和知识用来加强沟通和合作,却有时候制造很多隔阂,甚至扩大了分歧。
人类发展史上,我们从来不缺灾难,但很少像今天这样,灾难以后酝酿着巨大的世界不安,这确实令人担忧。
但是担忧从来没有用,与其担忧,不如行动。
世界往哪里去,未来往哪里去,这一切的关键都在于你们,在于年轻人的选择,在于年轻人的行动。
2.把麻烦变成机遇,靠的是“三观”和“三商”
我也听说武汉封城以后,你们当中有一位来自捷克的同学,给武汉的同学寄了100个口罩。后来疫情蔓延到全球,武汉的同学又帮捷克的同学向中国医生问诊,搜集信息翻译成英文发给对方。
上海纽约大学的同学们,我相信大家看见了,你们用行动做出了选择。
今天的麻烦,就是你们这一代年轻人最大的机遇,也是你们能够为世界创造价值的真正机会。
我想,21世纪的毕业生,抓住机遇,拥有未来,我们需要三观,就是:全球观,未来观,还有全局观;我们也需要三商:lQ(智商),EQ(情商),还有LQ(爱商)。
全球观不一定要会懂外语,但一定要尊重和理解不同的文化。人和人,国家和国家,没有一个是一样的,肯定是不同的,而且会永远地不同下去。
今天世界的问题,就是因为看到了太多彼此之间的不同和分歧;看到不同其实没有什么了不起,真正了不起的,是看到了不同,依然相信我们的“同”,依然能够放下分歧共同前行。
四十八年以前,中国和美国从不同中找到了相同,从分歧走向了合作,世界开始走向发展,走向繁荣。
中美两国,纽约和上海,几百年以来从来就有很多不同,因为不同,我们才能够感受和发现对方不同的魅力。中美两国的不同,几百年来都无法改变,也是不应该去改变,我们需要的不是去改变不同,而是寻找相同,尊重不同。
中美建交那一年我刚好是8岁。那一年尼克松访华以后,杭州有了英语课,杭州成为一个开放的城市,很多美国游客来到了杭州,我为美国游客做导游、学习了英文,这让我学到了很多不同的东西,了解了世界巨大的魅力,也让我有了不同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,以及有不同的思考方式。
今天我们在座的每个人,以及所有今天很多的人,都是中美合作的巨大的受益者,是全球化的受益者。没有中美合作,就不可能有上海纽约大学;没有中美合作,我相信也不会有今天的马云,今天的阿里巴巴。
未来,为中国和美国,为世界找到共同的方向,共同的合作的方向,这个使命只有年轻人去完成,这是大家的担当。毕业于这两个伟大城市合作的大学,在这个时候,我相信你们的命运里肯定有与众不同的使命。
全局观是站在他人的位置看问题。IT时代的思想是以我为主,让自己变得更强大,我们比拼的是肌肉;而DT时代(笔记侠注:数据科技时代)的思想是利他主义,只有让别人好我才能变得更好,比拼的是智慧。
上个世纪,重要的是我怎么想;而这个世纪,21世纪,别人怎么想变得非常的重要。因为这个世界,没有一个人可以只有自己、依靠自己才能活得好,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独自解决问题。
只有全局的思考、利他的思想,才能真正让自己变得更好,让世界变得更好。
所以,我们也一定要有未来观。感恩昨天,改变今天,相信明天。未来没有专家,因为谁也没有到过未来,预测未来最好的办法就是去创造未来。
我们永远要站在未来去思考问题,我们要解决的是未来的问题,而不是过去的问题,我们更加不应该用过去的方法去解决未来的问题。
面向未来的年轻人,我们还需要有三种商:需要有lQ(智商),需要EQ(情商),还需要LQ(爱商)。IQ高的人不太容易失败,EQ高的人机会会很多,但是只有LQ高的人才能受人尊重。
未来,机器可能会取代人类做很多工作,但机器只有芯片,它没有心,人类有爱,这是机器不可能取代人类的。
在我看来,全世界的年轻人,没有国籍的区别,没有种族和信仰的区别,只有“有梦想”和“没有梦想”的区别,“有担当”和“没有担当”的区别。
你们的心有多大,我们的世界就会有多大;你们是什么样的人,未来的世界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世界。你们相信未来,我们选择相信你们,相信年轻人!
今天对大家来说是个全新的开始。未来的路上,充满了挑战,也充满希望。我相信只要大家一起努力、一起学习,一定能够帮助这个世界跨入更加美好的未来。(马云上海纽约大学2020届本科毕业典礼致辞)
演讲总结
选择、态度和行动的背后,是思维
*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笔记侠立场。
*封面图片来源于网络
*引用文献:
1.管理的常识(ID:Guanlidechangshi)《马云最新演讲:年轻人,你的一生,该遵循这样的轨迹》
2.营创学院(ID:yingchuangschool)《马云:与其担忧,不如行动(马云上海纽约大学毕业典礼演讲实录)》
3.企业管理杂志(ID:qyglzz)《马云四大思维方式》
2年,从高中学历到阿里销售战神
作为阿里巴巴中供铁军最知名的销售主管
2004年贺学友2次
把团队带到了全国第一
同年把东莞月销售额
也从10万做到了1100万
扫码学习贺学友阿里铁军销售管理方法论
嘿,你在看吗?